对事?对人? 吃饭时间总会看看电视,今天在补奇葩说第六季,看到了这期的辩题是,“对事不对人,真的ok吗?”实话说,最近奇葩说的辩题越来越无聊了。一开始看的也不很仔细,已经很久没有看奇葩说能刷新思想的情况了,大部分是看辩手们怎样阐述,怎样调动观众情感。 今天不一样了。 这场已经结束,双方导师发表感想,罗振宇心有不甘但坦荡直抒胸臆,薛兆丰赢了卖乖,说些强词夺理的道理。但最后蔡康永和马东说出自己观点,我竟久久不能平静。 蔡康永的观点是,对事不对人很明显是正确的,是高效的,是有利于解决冲突的;但人生苦短,一切的成功都是表面的,很多普遍意义上成功的人,最终都因为忽略了人,而追悔莫及。马东的观点说的比较隐晦,我总结是,只关注人总会有两难的境地,事才是人与人发生关系的基础,只有坚持对事不对人,
企业创新与管理 先不讨论新一代企业的发展,回到20世纪中叶。在我们印象中,那段时间企业的管理仿佛都是比较混沌的。企业正在经历从更古老的流水线效率管理,向人力资源管理演进的过程。现代的科学管理技术逐步被发现和被企业引入。 关于创新和效率的矛盾就成了这个过程中最主要的矛盾点。 德鲁克对通用汽车的内部管理总结与建议,最核心的部分就是放权。放权给一线主任,本质上就是更多的相信员工,激发员工的创新能力。之后德鲁克也预言了“知识员工”在未来的出现。同期的3M,也在做类似的事情,约定研发人员每星期15%的时间可以不务正业,从制度上给创新留下空间。为什么这段时间成功的企业会这样选择,我猜测很可能与二战刚刚结束,生产力被压抑发展了一段时间,而战后需求的恢复与迸发有了更多可以支撑的生产基础。谁能先于市场其他公司将生产能力按照一些创新的方式组织起来,就能抢占先机。而在这种时候一味追求效率的公司,可能会错失新产品而被市场淘汰。 在我看来,整个管理学说的演进历史,就是劳动者的进化史。从最初的纯体力输出,
重新整理密码 今天登录我的leanote账户时,chrome提示我密码已泄漏。其实很早我就已经知道在某次大型网站密码泄漏中,我的这个常用密码就跟着一起泄漏了,但仍然时常用它来做一些不太重要账号的密码。趁着这次春节宅家里,整理一下。 要求: 包含大小写数字符号。 长度至少12位。 符号只使用常见符号,限定在数字加shift范围。 能方便分密级,能方便适应不同网站对密码的范围和长度约束。 不同密级不share密码,但方便记忆。 同一密级在被泄密、攻破、或要求变更密码后,有规则可以衍生一套同一密级的密码。 制定一些规则: 网站不支持的密码字符直接跳过,长度不够要求时自动在末尾补0。 为支持上一条,不同密级的密码经去除符号/数字/大写后,仍然不能相等,这要求小写字母的部分不同密级不相等。 特殊符号不聚集在首或尾。 密级分为金钱相关/核心隐私,安全性相对高的网站,
万万没想到: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 万万没想到: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。万维钢(同人于野)。2014。 反常识 文人喜欢常识,直觉,耸人听闻。理工科讲数字,tradeoff,往往反常识。 心理:蒙洛迪诺的《潜意识:控制你行为的秘密》里提到拼写捷克斯洛伐克的故事。大部分人都爱看印证了自己已有观念的东西,不爱看甚至忽略有冲突的内容。福克斯新闻 fox news 拥护共和党政府,抛弃新闻中立性,提供强烈主观意见的新闻来获取了大量用户支持。confirmation bias,确认偏误,已经被神经科学证实。看到自己愿意相信的内容,大脑推理模块关闭而感情模块开启。 允许不同意见。发论文的peer
从0到1 从0到1:开启商业与未来的秘密。Peter Thiel. 高玉芳译。 2015. Zero to One: Notes on Startups, or How to Build the Future. Peter Thiel. 2015. 反主流问题:在什么重要问题上你与其他人有不同看法? nasdaq 95年网景上市时才1000点,99年爆发之初大约2000点。到2000年3月互联网热潮促成最高点5048点,而泡沫破灭4月中跌到3321,反弹后持续下跌,直到2002年末的1000多点。 遭受硅谷之劫的企业家总结得到: 1. 循序渐进,
This is the first post Finally got ghost to work. Several quick hints for installing ghost on CentOS 7, behind Nginx and using MySQL: Don't use ghost-cli. It's meant for ubuntu, or local testing. Not suitable for CentOS